学院路“八大学院”的前世今生:三所一分为二,八所全部入选双一流!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路,南起蓟门桥,北至清华东路,全长5.59公里,1954年年底建成通车,因路两旁拥有众多学院而得名“学院路”。
在学院路上,农、林、地质、矿业、钢铁、医学、石油,航天这“八大学院”各有学科侧重,在建国之初成为中国工业经济起飞的摇篮,无数的国家领导人、科学家、知名学者、一线劳动模范从这里诞生。
今天的学院路以及分布的著名高校
岁月流转60年,如今的“八大学院”早已升级成大学,有的名字都彻底改变,有的早已搬离了原址。如今的学院路上,分布着20多所新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变得更加热闹和繁华。
如今的年轻学生已经数不清“八大学院”到底都有哪些,但许多老校名还依然被挂着人们嘴上:哦,你是地院儿的……
(一)
1952年,“八大学院”诞生
北京科技大学前身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上世纪50年代初,实现国家工业化体制,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建设的高潮,旧有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教育的体系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家工业化体系的需要极不适应。于是,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按照苏联的高等教育集权管理、高等教育国有体制和高度分工的专门教育体系来建构中国的高教制度。
翻开历史文献可以看到,1950年6月1日,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初步调整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或其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于是,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除留部分综合大学以外,许多按专业设置拆拼重新组合成立各科专业学院。
北京的高校在这场院系合并中十分积极,当时北大、清华、燕京、辅仁大学院系以及许多专业学校的立刻合并新组了8个专业理工科高校:它们就是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和北京医学院,即人们所说的“八大学院”。
为了兴建校舍,北京西北部的海淀区规划出一大块大学区。于是,1952年,北起清华东路,南到蓟门桥,在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庄稼地上“八大学院”校舍相继破土动工。这八个学校校园两两相对,由北向南排开,中间形成一条宽阔的大道,这就是北京最早的大学城—— “学院路”。
(二)
穷石油 富钢铁 了不起的大矿业
北京矿业学院的学生开展建校劳动
“八大学院”建校之初,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穷石油、富钢铁、了不起的大矿业。”这指的是当时的校园环境比较。钢铁和矿业当时发展成熟,又有相关部委协助,学校兴建的十分漂亮。但石油行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校相对艰苦。
原石油学院教授余世诚提到,建国时的石油行业处于非常困难的时候,1953年,在原九间房村开工的石油学院主楼还没有起来,师生们只好在在半是原野、半是工地的校园里举行了简单的开学典礼。这座1953年唯一竣工的楼房又当学生宿舍、又当教工宿舍,既是办公楼,也是图书馆,还兼医务室。第一所宿舍楼还脚手架还没拆,只有一半房间可以住人,大家就都搬进去了。后来修好一层,就住进一层。学生上课就在临时的席棚子里,也没有道路和操场。
已经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的钢铁学院当时比较幸运,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以莫斯科钢铁学院为蓝本,主配楼虽然没有苏联建筑风格最具有标志性的木制大尖顶和红五星,但仍是典型的苏氏建筑风格,方正而简约。
钢院的老人告诉记者一个流传的说法:据说钢院选择与北医并排而建也是借鉴了莫斯科钢铁学院与纺织厂比邻而居的先例——钢铁业男生居多,纺织厂和医学院的女青年居多,两者比邻,目的不言而喻。虽然只是笑谈,但的确能看出苏联模式对八大院的影响。
(三)
那些我们始终忘不掉的故事
江河之大汇于溪流。遥望历史,“八大学院”的记忆碎片拼接成一段段影像,这其中有不少名人的身影清晰地显现。
半个世纪风雨历程,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硕果累累,毕业的名人不计其数。他们中有知名的院士,有功绩卓越的科学家,有披荆斩棘的政坛风云精英,有投身国民经济的企业家,更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书写了辉煌。
老院士站在卡车去学校
在简易教室上课,自制教具、翻译苏联教材,“八大学院”建院之初,一切都在摸索和实践中进行,和国家的岁月一样,经历了一段艰苦奋斗的时期。
中国科学院最高龄的院士之一,百岁老人魏寿昆是当时钢铁学院7位创办者之一。1952年建校之初,每天一大早起来,魏寿昆院士和他的同事们站在敞篷的卡车上,从清华大学一路颠簸到自己的学校,在两间简易的教室中给同学们上课。中午没有自己的食堂,师生们就与工人们一起进餐。
曾任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的艾荫谦告诉记者,建校时由于经费紧张,联合国救济总署淘汰下来的旧汽车、旧拖拉机都成了教师自制教具的对象。老师们将旧的拖拉机拆开一半,学生们就可以看到内部的情况了。教材根本没有现成的,大部分按照前苏联原版教材现编译现教学。
“大部分教具都是自制的。”北航教授精密仪器专业的退休教授张本琳告诉记者,当时为了给学生讲解仪表的构造,把打下来的美国飞机“解剖”掉八分之一,路出里面的机械芯,给学生讲解仪表的立体构造。
福建找矿藏智斗老虎
1958年大炼钢时期,当年的地质学院组织了几十支“找矿大队”,以找铁矿为主分布到全国各省。曾任地质大学校长的中科院院士赵鹏大领着一支六、七十人师生队伍来到福建山区。当地林密草深,老虎、毒蛇到处出没,队伍刚脱鞋趟过一个河沟,没走几步又是一个河沟,还时常要爬到树上去探路。女同学抓着草跟上山,有时一抓连草带蛇抓在手里了。没有路,队伍走在山里都是沿着老虎走过的印记,学生们带着装满石头子的饭盒,远远看见老虎就猛摇饭盒吓走老虎。学生们既要随身背着蚊帐防止蚊子传播的血丝虫病,还时不时被村民误当成“空投特务”举报。
辛苦的劳动也有收获,赵鹏大带的这支地质学院的队伍一边找矿一边绘制了首份1比20万分之一的福建地质图。
石油女生上了纪录片
“有的学生上到大三差点转学。”原石油学院教授余世诚告诉记者,由于迟迟没有发现大的油田,有的心急的学生都差点转学到能到生产一线的行业去。 1959刚好发现了大庆油田,大家的热情立刻万分高涨。石油学院的教师和高年级同学有700多名师生参加了大会战,包括石油探勘专业甚至石油炼制、化工、热力学的师生都一起上阵了。学校干脆把教学的现场搬到了大庆油田的探勘的现场。当时正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生到了油田住的是没有窗户的地窖、顿顿吃土豆,和电影《王进喜》里的场面一样。
当时石油学院的教师张英、任瑛在大庆会战中发明的“水套加热炉”解决了原油运输的大难题,成为大庆会战中两大技术创新之一。采油专业5年级学生袁秀明担任了松辽第一女子采油队队长,新闻记录电影厂后来以她为原型拍了电影。
“北京一号”诞生在体育馆
“北京一号”是大跃进时期北京航空学院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这种轻型运输机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当时的任课教师张本琳记得,1958年,全校师生在百日之内宣布“北京1号”轻型旅客机问世。在那100天里,项目组的师生把学校体育馆的改成了装配间,高年级学生跟着老师日夜就住在那里,自己亲手设计、加工、生产。“连食堂都顾不上去,都是别人把馒头送到体育馆。”张本琳说。
西哈努克“搬走”小钢护
1958年正是全国大炼钢铁的时期,周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来到北京钢铁学院参观。在当时的学校精工厂实习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炼钢现场中,西哈努克亲王聚精会神地盯着一个小炼钢炉子看了半天。这个炉子就是电渣炼钢炉,产出的一般都是如航空母舰主板等特种军工用钢,直到现在也还是世界上先进的工艺之一。参观过后,西哈努克亲王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可不可以帮我们国家建成这么一个电渣炉子?我们国家小,不适合大炼钢铁,这个小钢炉正合适。
“八大学院”个个体育强
在记者的采访中,“八大学院”的老教授们无一例外都对自己学校的体育成绩感到骄傲。这与那个年代学院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
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至今还记得50年代的晨操,一吹哨,学生们都从宿舍出来到操场上整齐地跟着广播做操,春夏秋冬从不间断。“搞地质的,没有好身体出野外怎么行?”无心插柳柳成荫。赵教授告诉记者,中国的登山家中许多都是地质大学的学生。比如1984年毕业于水文地质专业的王勇峰1993年登顶珠峰,是我国仅有的2位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之一。地球物理专业的藏族学生次洛,是国内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学生。
谈到地大的登山家还有一段秘闻: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地大毕业的王富洲和队友贡布、屈银华胜利登上珠峰,这是人类第一次从珠峰北侧登顶成功,人民日报发了号外。但是,海外并不承认中国人登上了珠峰,按照国际惯例,登顶后,应该360度拍照证实,但当时是凌晨四时,无法拍照。除拍照外,也可以等待以后登顶成功的人找到留下的物体时来证实。中国人没有拍照,直到 1984年,外国登山队登顶珠峰后,找到了王富洲等人当年登顶时留在上面的毛泽东石膏像,1960年地大学生的攀登珠峰成功才被世界承认。
“‘清华、北大、钢老三’,这说的是钢院的体育。”北京科技大学的老师陈捷告诉记者,在50年代末的北京高校篮球赛中。钢院的男篮与体院的男篮相逢,业余队竟以5分优势击败专业队,轰动了全国高校体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958年在北京医学院读大三时,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第一届全运会400 米栏的全国记录,并一举夺得了男子十项全能亚军。时至今日,北京医学院还有几项由钟南山创下的运动记录无人能破。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就读于石油学院时,也是校女子手球队的活跃队员,还留下过一张赛场上飒爽英姿的照片。
(四)
“八大学院”的迁移
“中国地质大学现在有两个,北京地质大学和武汉地质大学。”上世纪60年代末,“八大学院”中有四个迁离了原址。
从1969年开始,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全国战备工作升级,许多大中城市开始疏散人口。一些当时的领导人提出,如农业学院、矿业学院怎么能待在城里呢?于是,1969年10月,随着中央一声令下,“八大学院”中四个离开了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1969年开始迁往四川重庆,后又被安置到合川县三汇坝,1982年则迁往江苏徐州矿区。中国地质大学迁往湖北武汉。石油大学迁往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改称华东石油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先是迁到了重庆后又迁到河北邢台。“搬家都是整箱抬着精密机械,别人都管我们叫‘箱子大学’”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艾荫谦告诉记者。北京钢铁学院本来也确定为外迁,临上火车的那晚,紧急通知留在当地,于是钢院幸运地留在了北京。
迁移的几年中,学校只招了工农兵学员。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几个风雨飘摇的学院才陆续回到北京。他们中大多数重新回到了学院路,只有石油大学搬到了昌平。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八大学院陆续更名为大学。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学院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机械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学院并入了北大,目前是北大医学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相继多次迁移后各自一分为二,形成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六校共存的格局。
北京地质学院:于1970年暂时迁出北京。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北京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两地办学。2005年,位于武汉的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独立办学。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矿业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其后,北京校区东校园又划转北京广播学院。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
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学校迁至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更名“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石油大学”,校本部设在北京,由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两部分组成。
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中国石油大学”,同时,两个学校分开办学,成了两个独立的实体,留在东营的学校成为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设青岛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历经多次搬迁和分拆,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已搬迁至昌平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有青岛和东营两个校区。
(五)
“八大学院”盛产院士
虽然无法考证学院路是否是国内院士毕业最多的地区,但老“八大学院”毕业院士人数之多至今为人称叹。
北京科技大学一共出了魏寿昆、柯俊、肖纪美等31名院士。1958年大炼钢铁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才刚刚从当时的北京钢铁学院毕业不久,她回忆到:我们都住在炉子上,平时三班倒,我一个人上、下班经常是半夜。到“高产放卫星”的大跃进时,我们每天十二小时两班倒,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当时胆子还是蛮大的,也很欣慰和自豪。我们的一号高得到团中央的奖励,被命名为“青年高炉”。
中国校友会网的“2009年全国高校院士排行榜”显示,全国高校院士数量排在前20位的高校中,老“八大学院”占了4席。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排名第12;北京科技大学排名第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16;中国农业大学排名第1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的院士数量也都排进了前40位。
校园一景
北航的绿园
北航的老教师描述,绿园最常出现的一幅画面就是湖边零星坐着晨读的学子,小路上有姗姗学步的小孩儿,草地上老人们安详地晨练,路人匆匆走过也不忘浮光掠影地看着园内的美景。非典时期,这里成为许多人寻找清净的场所。许多北航的学子都写过小诗描绘绿园美景。
地质大学一条路
地质大学校园面积很大,里面幼儿园、小学、中学、居民楼、各种店铺一应俱全。有人戏称,一个大学就像一个微缩的小社会,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都可以在这里解决。让地大的学生印象深刻的是一条东西的笔直大路,这条大路从东校门到西校门长达一公里,一个弯都没有。这样长的一条笔直的大路在其他高校很难见到。
钢院的银杏林
因其风景如画,特别是一大片金黄的银杏林,钢院曾被多部电视剧、MV选为外景拍摄地。“银杏大道”就位于图书馆南侧的道路,路两旁银杏树的点缀,一年四季皆是风景。
夏天,银杏林青绿繁茂,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秋天,满树满地的黄叶,飘落的叶如黄蝶飞舞。“那彷佛昨天的四年前,黄色银杏叶片蓝的天……”2006届毕业生在毕业的晚会上,学生们还演唱了自己创作的《银杏叶片》,抒发对校园的留恋之情。
石油大学红旗操场的老柳树
石油大学红旗操场内有一棵知名的大柳树。教授余世诚告诉记者,他上世纪50年代在这里上大学的时候,这棵枝繁叶茂的老柳树就在这里,粗壮得两个人才能合抱。后来修操场的时候,都舍不得把树挪开,为了这棵树,操场在施工时移了两米。
这棵老柳树一直是石油大学的一个标志,直到迁校它还都在。现在,由于原校址被占扩建,这棵大树才消失。年近80岁的余世诚告诉记者,石油学院的青年园中有很多大杨树、柳树都是当年他们亲手栽种的,现在还保留着。许多老教授现在回去追忆青年时代,总要找找他们当年读书时的那棵树。
(七)
“八大学院”之最
地质大学院士数量最多
中国地质大学也先后有30多名院士,如今最高龄的院士已经近110岁。地质大学在老“八大学院”中是院士最多的学院,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当时的地质学院培养出众多两院院士,比如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就是1956年从地质学院毕业的。
按照以往院士和每年的学生人数比例计算,平均2000人中可以出一个院士。学校经常以此激励每届新入学的学生:你们这一届中至少要出两个院士。
钢院的市长数量最多
现在北京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钢院素有“市长摇篮”之称,国内有30多个市的历任市长或副市长毕业于原来的钢院。
据悉,在钢院中曾经担任市长、副市长的有,原北京市市长刘淇、副市长孙安民,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副市长朱宗葆,重庆市副市长赵公卿,南京市市长王宏民、副市长黄孟复,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副市长陈明德……巧的是,北京钢铁学院第一任院长高芸生曾经担任黄石市市长、第二任院长张文奇曾担任唐山市解放后第一任副市长。
地大的登山运动员最多
在大学界,有这样一句话:登山对于中国地质大学而言,就像中文如北大,理工如清华。地大并没有专门的登山专业,但登山是地质专业的必修课,许多学生都成为了有名登山家。
1958年,当时的地质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支业余登山队;1960年,1958届毕业生王富洲登上珠峰;1961年组成的女子登山队登上新疆贡格尔久别峰(海拔7595米),创造了女子登山的世界纪录。据校史记载,地质大学先后有5900多名师生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登山运动员证书,确是可以称得上培养的登山运动员之最。
尾声
66岁的学院路
昔日在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现在已不见了踪迹——它们全都升格成了“大学”,使得学院路这个名称显得有些“陈旧”。唯一不变的,是包括“八大院校”在内的众多高等学府依旧在这里“安家”,至今这里仍是北京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
2017年9月,国家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全部入选,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北大医学部都顺利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成为其中一部分,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今天,对于包括“八大学院”在内的众多行业高校来说,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将是66岁的学院路面临的最大考验。
(综合来源:矿业界公众号、《建筑文化》杂志、教育部、北京晚报等)
转载自:青塔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科袖APP。
王曦:35岁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3岁当选中科院院士,52岁上海市科技功臣,如今他正筹建国家实验室